太子参如何种植比较好?
栽种太子参的过程中,最好选取独苗且根系分叉较少的苗种,栽培前将根苗和土壤都进行消毒一次,加入足够的粪水溶液后进行松土,选在秋季的10月份进行播种,栽种后间距控制在5~8公分左右,浇入水分后保湿就行了。 1、选种处理 选种处理是太子参的种植方法中的基本要求,首先就要选取独苗且根系分叉较少的苗种,切忌不要使用带病的或者黑色的根苗,栽培时候留一半根系上的旧土,不要全部去除干净,用消毒液彻底的消毒一次后即可栽种。 2、基质配制 栽培太子参最好选用疏松湿润且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,并且不要连茬,栽培前将土壤消毒一次,主要以稀薄的赤霉素为主,向里面加入足够的基肥,以充分腐熟的粪水溶液为主,加水进行松土处理即可。 3、入栽定植 一般是选在秋季的10月份进行播种,先在土壤里挖几个10公分左右的深坑,将种苗放入其中,一边提苗一边覆土,覆土的厚度在3~4公分左右,间距控制在5~8公分左右,在旁边挖一个深沟以利排水灌水,浇入水分后保湿就行了。 4、田间处理 在春雨季节的时候容易滋生出很多杂草,此时应结合松土进行除草,此外还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预防,常见的主要有金针虫、叶斑病等危害,最好每隔一周喷洒波尔多液一次,并结合除草剂进行。 5、采收加工 一般到了夏季6月份的时候植株就会枯萎死亡,此时应及时采收,通常是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,将采挖上来的太子参去掉土壤后放在开水中浸泡2~3分钟,再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即可。 阅读剩余的53%
太子参较耐寒,秋季下种,冬季就可长根,春季发苗。喜温暖、湿润气候,怕高温和强光暴晒,在旬平均温度10~20℃时生长旺盛,气温超过30℃时生长停滞,6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,休眠越夏。太子参宜在冬、春温和湿润的长江流域种植,在冬季严寒、春季干燥的北方种植时,植株生长发育不良,药材产量不高。生长过程中,怕干、怕涝,喜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,重粘土及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。一般是将土地施足基肥、耙细整平后,调成宽1.3~1.4米、高17~23厘米的高畦,使畦面呈龟背状。
1.块根繁殖选择芽头完整、参体肥大、无病虫害、无损伤的块根作种。10月上旬至地面封冻之前下种,以10月下旬之前为好,过迟种参已开始萌芽,栽种时易碰伤芽头影响出苗。栽种深度对产量与质量有很大影响,过深块根个头虽大,但发根少,产量低;过浅新参集中在表土层,块根个头小且相互交织,药材质量差。一般是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12~15厘米横向开沟,保持沟深6~9厘米,按株距5~7厘米将芽头向上,朝同方向、稍倾斜地栽入沟内。覆细土后压实、浇水。
2.种子繁殖一般不用。太子参种子不耐贮藏,最好采后即播,或用湿砂贮藏当年秋播,直接春播不能出苗。生产中可利用太子参自然散落在地里的种子育苗繁殖,即在收挖太子参后,随即施肥,整地作畦,畦上可种一茬萝卜、青菜等,次年早春太子参种子发芽出苗,及时间苗除草,5月上旬套种大豆,为太子参遮阳护苗,秋季收挖作种参栽种。